1、2020年各省GDP增速均有所下降,湖北GDP增速为负
经济方面,全国各省2020年GDP增速相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其中,湖北2020年GDP增速为-5%,是全国唯一增速为负值的省份。从经济恢复的速度来看,第三产业占比偏高的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经济恢复相对较慢。
从GDP规模来看,广东稳居第一,2020年GDP为110760.9亿元;其次是江苏,2020年GDP为102719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山东、浙江、河南GDP规模均超过5万亿元,分别排全国3-5名。此外,湖南GDP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而宁夏、青海、西藏GDP规模较小,均不足5000亿元,其中西藏仅为1902.7亿元,仍为全国最低。
从GDP同比增速来看,大部分西部省份表现较好。其中西藏最高,为7.8%;其次是贵州和云南,GDP同比增速分别为4.5%和4%。湖北受疫情影响严重,2020年GDP同比增速为-5%。北部省份如黑龙江、辽宁、内蒙古GDP增速也较低,分别为0.2%、0.6%和1%。其余省份GDP增速在1%-4%之间。
受疫情冲击,各省份2020年GDP同比增速相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西藏、吉林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0.3和0.6个百分点;而湖北、河南、内蒙古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5个百分点(含)。
从经济恢复的速度来看,第三产业占比偏高的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经济恢复相对较慢。除新疆外,各省份的GDP累计同比增速每个季度均有所改善。其中,西藏累计同比增速每个季度均为正;贵州、云南等15个省份于2020年2季度末首次由负转正;北京、广东等9个省份于2020年3季度末首次由负转正;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5个省份于第四季度增速才首次转正。湖北省2020年全年GDP同比增速相较1季度大幅上升34.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一,但全年GDP同比增速仍为负值。
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国多数省份2020年第二产业占比在30%-45%,第三产业占比在45%-55%。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广东、浙江和甘肃第三产业占比较大,均在55%以上。其中,北京、上海三产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分别为83.9%、73.1%。在疫情暴发期间,服务业受到了较大影响,拖累了北京、上海全年的GDP增速。
2、2020年湖北、天津、黑龙江等省份财政收入较去年大幅下降
2020年多数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相较2019年下降,已公布数据的30个省份中,仅有吉林(7.1%)、甘肃(5.2%)、重庆(3.9%)、西藏(3.1%)、青海(2.2%)、宁夏(2%)、江苏(0.9%)、四川(0.5%)8个省份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上升,以西部省份为主。而湖北、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均超过25个百分点。
2020年受疫情冲击,经济形势从严峻到逐步修复,大多数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逐月改善。一季度除西藏外,各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为负值。第二季度青海、贵州、广西、新疆、河北5个省份累计同比增速率先转正,不过除青海外,其余4省后续月份出现过同比增速再次转负的情况。三季度以来,随着疫情的缓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的省份逐渐增多。其中,第三季度有江苏、浙江、广东等7个省份累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四季度经济进入常态后,贵州、安徽、福建等9个省份累计同比增速较三季度由负转正。
从2020年1-12月相较2020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变化来看,海南、山西有大于5个百分点的跳升。海南2020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5.5亿元,相较17-19均值增长了137.2%,同样山西2020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较17-19均值增长了68.3%。鉴于税收收入相对稳定,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明显跳升的省份与非税收入大幅增加有关,海南2020年非税收入增幅达59.3%。山西非税收入增幅达18.9%。
从财政收入结构来看,已公布数据的17个省份中,2020年江苏和浙江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高,且19-20年均在80%以上,财政收入较为稳定。天津、陕西、湖北和广东税收占比在75%-80%之间。贵州、新疆和甘肃税收占比较低,均在65%以下。
疫情影响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政府税收源头受到冲击,部分省份增加非税收入以应对财政收入的骤减。已有数据的17个省份中,仅有青海、浙江、湖北和天津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上升,其余省份税收占比均下降,海南、贵州和山西税收占比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海南旅游业、房地产业受疫情冲击严重,2020年税收占比大幅下降11.6个百分点。
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在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份中,除北京、浙江、贵州、广东、青海和河南外,其余23省2020年财政自给率均有所下降。其中湖北受疫情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因而财政自给率也受影响较大,2020年财政自给率仅为29.8%,下降了12.8个百分点;其次是天津,下降了6.8个百分点。北京2020年财政自给率相比2019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最大,同时北京财政自给率也较高,2020年为80.9%,排全国第二。
我们将财政自给率分子分母端做了拆解,通过对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进一步研究财政自给率变化的原因。其中,湖北、山西、黑龙江、广西、新疆等省份财政自给率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的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而增加幅度较大。天津、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虽然都在下降,但财政自给率下滑幅度也较大,主要是因为收入相对于支出下滑更多。
2020年财政自给率上升的6个省份中,贵州主要是因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的同时支出有所减少,所以财政自给率上升1.51个百分点。北京虽然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均有所下降,但收入下降幅度小于支出下降幅度,因而财政自给率上升2.41个百分点。浙江、广东、青海、河南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均有所增加,财政自给率上升主要由于收入增加幅度大于支出。